2011年01月14日 15:03:56 来源: 北京晚报
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中新社记者 潘旭临 摄
总高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本周二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媒体说,这是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也许过若干年之后,人们蓦然回首,发现孔子雕像的耸立,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绝非只是“文化新地标”。
不是什么人物都可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更不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物就能够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长安街上,遥望对面6米高的毛主席画像。在过去的九十多年,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批林批孔、评法批儒,孔子和他所代表的儒家学说在经历了从汉代以后越抬越高抬到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地位到被亿万中国人民“打翻”在地之后,终于以高山仰止般的巨人形象回归,其深远意义和影响,不是可以仅仅用“文化新地标”来估量的。从尊孔、反孔又回到尊孔,这是一种“返祖”现象,还是“认祖归宗”,自有后人评说。不管怎么说,当代中国需要孔子,这是确定无疑的。否则,他老人家就不可能享受如此尊崇的待遇。
近日,刚刚去世的作家史铁生能否建一座雕像“落户”地坛公园,成为一些文化人热议的话题。孔子雕像未经热议就立上了,立上了也暂时未引来热议。史铁生的成就自然不能与孔子相提并论,因此,不管他的立像问题如何热议,也还是需要从长计议,不急于一时。
有几个问题是需要讨论的。一、为刚刚去世的当代人物立像与为死去两千多年的古人立像,这是不一样的。我说的是在公众场所立像,私人场所就无需讨论了。二、安放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一般性公园或街心公园、广场也是不一样的。固然,因为《我与地坛》的大作,史铁生先生与地坛公园有一种非同一般的关系,但是否就一定要把他的雕像放在地坛公园内,大可商榷。有人以去年10月龙潭公园落成“时传祥纪念馆”并建立时传祥铜像为例,企望以此证明“前有车后有辙”。其实,这可能与许多人不真正了解地坛有关。地坛公园是一座皇家园林,从保护其完整性来说,不要说史铁生先生,任何人都不适宜在里面存放骨灰和安放雕像。倘若让我提个折中的办法,以我对地坛公园及其周边环境的了解,我以为西门外两侧绿地或南门外的街心花园,可以考虑作为安放雕像的地方。
不要误以为我们厚古薄今,只尊崇古代文化名人,对当今的文化名人缺乏应有的尊崇。孔子雕像的建立是一个开头,史铁生先生雕像的建立也是一个开头。古代文化名人毕竟有数,当代和未来的文化名人大概会越来越多。文化名人不仅是作家,其他门类的艺术家也应当包括在内,比如知名导演、知名演员。你说史铁生有恩于地坛公园,他说张艺谋先生有恩于鸟巢,或冯小刚先生有恩于唐山,这二位百年之后要不要在鸟巢或唐山立雕像呢?文化名人要立雕像,像钱学森这样的众多科学家是否也应当立雕像呢?对什么人立雕像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做一个通盘考虑,包括立雕像的时间、地点、资金及其保护等问题。纪念已故的各类名人,立雕像只是一种方式,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他永远活在活人的心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