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说说亲子教育:作为父母我们忽视了什么?

2010年12月29日 10:17:46  来源: 广州日报

说说亲子教育:作为父母我们忽视了什么?

生活节奏快,对于父母来说,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占去了太多的时间,似乎事情总是做不完,时间却怎么也不够用。于是很多父母就把这当成了一个借口,好像永远也无法拥有足够的时间来和孩子相处。与此同时我们也忽视了很多问题。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往往不由自主地犯下错误:

过度照顾。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其结果却可能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有些孩子被喂食到了两三岁甚至更大,小手缺乏拿汤匙、筷子的练习,会导致手部肌肉的发展问题,上了小学可能连写字都会很困难。因为怕孩子噎到,所以一直给孩子喂食柔软的食物,会让孩子没法发展咀嚼能力,甚至没办法正确发音。怕孩子冷、怕孩子热、怕孩子受伤、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负,处处保护的结果,反而是在伤害孩子。

说教太多、身教太少。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在看电视。要求小孩要有礼貌,自己却一天到晚对孩子破口大骂。当父母言行不一的时候,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反感。如果希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就该尽量陪着他读书。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礼貌,表现出你对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只关心学业,忽视其他生活能力。现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对孩子的投资全都放在成绩上。但学校只能给孩子颁发毕业证书,却不能给孩子就业保证书。拿到高学历、好成绩,并不是竞争的结束,而离开学校才是竞争真正的开始。父母除了在乎孩子外在的分数、学历、学校之外,对于孩子内在的美德、快乐和健康等,更需要关心。

用“买”来满足孩子。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只要掏出口袋里的钱,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东西。父母买给孩子的东西不断增加,却不见得能增加孩子的快乐。现代人只有消费,除了买,还是买,孩子除了得到那买来的东西之外,却失落了许多学习和成长。

完美主义。有研究表明,许多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的孩子,往往都是父母造成的,他们被父母的要求与期望逼得喘不过气,最后只好宣布放弃。父母应该给孩子一条活路,也给孩子一条退路,如果孩子没有办法考上第一志愿,他还应该有一条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也不一定。

害怕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结束无忧无虑的童年,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孩子的成长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当孩子的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阶段时,提早学习往往没有效果,甚至伤害孩子的心智。

负面的言语太多。“你不要……”、“你不可以……”、“为什么你总不听我的话……”等等。负面的词语太多,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防卫机制,你每次看到孩子就纠正他的缺点,他的大脑会渐渐形成一种反应,一看到你就紧张、害怕、甚至产生敌意。负面言语会压抑孩子的天赋,而正面的欣赏和鼓励会让孩子表现得更好。(向日葵花絮)

2011,我们需要“明白”的国学

2011年01月05日 10:23:20  来源: 光明日报
2011,我们需要“明白”的国学

   以“国学”为名义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现象
  “传统文化”仍需接受“现代”考验

  刚刚过去的2010年有太多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建设,“物质”诸如住房,“精神”则似乎属于“国学”。2010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时传来“国学”教育的朗朗书声,记忆犹新的还包括:企业管理的“智慧”、莘莘学子的励志、长寿之道、养生休闲,林林总总,莫不与“国学”息息相关。以“国学”的名义真可以护佑我们的一生?从治病救人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抵抗西方文化入侵到弘扬失落的古老文明?从幼儿园的第一课到MBA?

  在忙碌了一年之后,我们在年关岁尾听到了另外的声音。《山东商报》12月30日消息:山东省教育厅29日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前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接着,又有复旦教授严正指出,不加分别的国学教育无法让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当然,复杂的网络也出现了复杂的猜测:山东教育厅此举莫非是为了“推销”自编的“传统文化教材”?无论这一消息“背后”的故事还有多少,至少也是传达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所谓“传统文化”依然需要接受“现代”的考验,“国学”本身也亟待从内容到形式上获得刷新。

  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国学”之出现,反映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保存传统文化的强烈意愿,但这样的保存同时又具有现代世界的思路与眼光,正如第一个开办国学讲习会、倡导国学的章太炎先生所意识到的那样:“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在这里,章太炎对“国学”的重视和他对世界形势与时代特征的把握同样地重要。正因为如此,当年太炎先生国学弟子中,赫然屹立着新文化运动的几员大将与学人:鲁迅、周作人、钱玄同、许寿裳……今天的人们常常以“国学”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动辄将国学的弘扬、文化的复兴联系到“五四”的所谓偏激与破坏,殊不知恰恰是五四一代开创的“现代”文化让国学真正具有了走向世界的可能,也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故”的整理。“国学”之所以能够在现代意义上成为“学”,就是因为它已经参与了现代文明的建构,不再是“古老”典籍的简单继承。当然,如今那种痴迷于故纸堆的迂阔之士并不多见,倒是“国学”的形式化、时尚化大行其道。“学者”明星化、“学术”利益化、“学习”表演化、“学位”官僚化,总之,以“国学”为名义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现象正在流行,从某种意义上,这其实是对中国传统学术坚实、质朴、谨严精神的莫大讽刺。

  鲁迅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鲁迅是五四新文化的旗帜,也是现代国学的发扬者,因为他对“当务之急”有着切实的感受,是“明白人”做着“新国学”。2011的我们,不就需要这样的“明白”,这样的“新国学”吗?

孔子的《易经》心得:出言不慎是祸根

孔子的《易经》心得:出言不慎是祸根


  孔子晚年喜欢研究《易经》,在熟读《易经》后,写下了许多解释《易经》的名句,其中有提到如何做人和修身养性的问题。在解释《易经》第六十卦“节”卦时,孔子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孔子在将近五十岁时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将近五十岁学习《易经》的故事,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详细的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当时的书,用漆写在竹简上,以皮带串订,称作“韦编”,孔子反复阅读《易经》,串订的皮带断了三次。

  孔子在熟读《易经》后,写下了许多解释《易经》的名句,其中有提到如何做人和修身养性的问题。《易经》第六十卦“节”卦“初九”的爻辞是:“不出户庭,无咎”。意思是“不出门庭,不会有过失”。孔子在《易经·系辞上传》引申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祸乱之所以发生,往往是有人出言不慎导致的。君王言语不慎密,就会失去有才能的臣子;臣子出言不慎,就会招来灾祸,甚至有可能丧失生命;机密的大事不慎密,就会造成灾祸,所以君子应言语慎密,不可以随便发言。

  孔子所言不虚,在中国历史上,因“君不密”而“失臣”和“臣不密”而“失身”的事情屡有发生。

  汉灵帝不慎
  议郎蔡邕被奸臣害

  东汉末年,外戚当道,宦官专权,灾异频发。汉灵帝刘宏深感忧虑,下诏问君臣有何对策,议郎蔡邕上表直指天下不宁是外戚当道和宦官专权所致。他说皇帝的乳母赵娆和外戚霍玉、程大人等人招权纳贿,提醒汉灵帝应“高为堤防”,又说太尉张颢、光禄勋伟璋、长水校尉赵玹、屯骑校尉盖升等人贪污受贿,非但不能重用,还应加以贬斥。蔡邕同时还向汉灵帝推荐可以重用的大臣,他说廷尉郭禧“纯厚老实”,光禄大夫桥玄“聪达方直”,故太尉刘宠“忠实守正”,这些人“宜为谋主”,每逢大事应咨询他们的意见。在这份密奏中,蔡邕不忘提醒汉灵帝:“夫君臣不密,上有漏言之戒,下有失身之祸,愿寝臣表,无使尽忠之吏受怨奸仇。”

  汉灵帝看了这份痛陈时弊的奏章,忍不住连声叹息,因为他觉得像蔡邕这样敢直言的大臣实在太少。看完之后,汉灵帝没有把蔡邕的奏章放在秘密之处就去更衣,结果给宦官曹节偷看了。这样一来可不得了,曹节马上把蔡邕写的情况告诉其他宦官,事情很快就泄露出去,被蔡邕提到过的奸臣一个个都恨得咬牙切齿,想尽一切办法陷害蔡邕。不久,蔡邕便遭飞来横祸,被仇家诬以“议害大臣,大不敬”的罪名判处死刑,在得到其他大臣相救后才“减死一等”,被发配“朔方”。在发配“朔方”的路上,仇家仍穷追不舍,派刺客在路上刺杀蔡邕,幸好当时的刺客良智未泯,他们被蔡邕的人格所感动,谁也不肯去刺杀蔡邕,才使蔡邕逃过了这场大难。

  以上为“君不密则失臣”的故事,下面讲一个“臣不密则失身”的真实事例。

  宋申锡泄密
  被贬开州牵连百人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一直是难以解决的两大难题。唐宪宗和唐敬宗甚至被宦官秘密杀害,到唐文宗李昂上台后,杀害两任皇帝的凶手仍活跃在皇帝身边。宦官王守澄等人尤其专横跋扈,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招权纳贿,肆无忌惮。

  为了铲除这些为非作歹的宦官,唐文宗曾与翰林学士宋申锡秘密商量,宋申锡提出“逐个击破,渐除其逼”的策略,唐文宗觉得宋申锡“沉厚忠谨”,可以托付大事,便提升宋申锡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提升宋申锡为“同平章事”,即宰相的职位。

  宋申锡出任宰相后,提拔吏部侍郎王璠为京兆尹,还把与皇帝密谋诛杀宦官的事件告诉了王璠。没想到王璠不够慎重,把秘密泄露出去,被王守澄等人知道了。王守澄、郑注等人马上想方设法陷害宋申锡,他们叫神策都虞候豆卢著诬告宋申锡密谋造反,企图立漳王李凑为皇帝。王守澄亲自把诬告信交给唐文宗,唐文宗不知是诈,信以为真,十分愤怒,贬漳王李凑为巢县公,宋申锡为开州司马,受牵连者近百人,后来宋申锡死于贬所。

  贺若敦“刺舌出血”诫子慎言

  一般人遇到对自己不公的事,往往免不了会有怨言。但在官场上,怨言说出口后,只会对自己更加不利。

  南北朝时北周的军司马贺若敦,认为自己带兵打仗的能力不亚于任何人,眼看与自己同时出道的人都当上大将军了,自己仍任军司马一职,难免憋了一肚子气。在与陈朝军队交战的湘州之役中,贺若敦全军而返,他以为会受赏,但被上头责以“失地无功”,将他除名为民,忍不住对上面派来的使者口出怨言,结果惹怒了上级,“征还,逼令自杀。”在临死前,他对儿子贺若弼说:“吾志平江南,今而不果,汝必成吾志。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说完用锥“刺弼舌出血以诫之”。只可惜贺若弼并没有吸取父亲的教训,在灭陈的战役中,贺若弼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争结束后贺若弼与韩擒虎在隋文帝面前争功,隋文帝对两人都予以重赏。后来,杨素、高颎等人出任宰相,贺若弼仍停留在领军大将军的职位上,他又觉得不公平,“形于言色,由是坐免官,怨望愈甚”,终于惹来牢狱之灾,虽然隋文帝免了他的罪,不久后又恢复了他的爵位,但从此以后再也不任用他了。(钟葵)

滥设男女生交往距离实属伪文明

2011年01月25日 09:12:19  来源: 北京晨报

滥设男女生交往距离实属伪文明


  为了加强初高中阶段学生礼仪教育,成都盐道街中学设定了男女学生文明交往距离:一般双方应相隔0.8米至1米,低于50厘米算亲密交往。对异性之间在公共场所交往距离低于50厘米的,老师会对当事学生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还要给予处分。

  学校为何会弄出这么个雷人规定来?估计,是担心男女学生近距离接触容易产生早恋,乃至影响学习。这,当然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但,针对中学生早恋问题,不少专家早已明确指出,“堵”不如“疏”。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青少年自然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并渴望与异性接近。实际上,男女学生进行正常的沟通,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情感的流露、人格的完善,而且对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如何正确对待男女交际也有好处。

  应该看到,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人生观、世界观,逆反心理也相对较强。如果简单、粗暴地禁止异性间的近距离交往,非但无法有效遏制早恋现象,反而有可能助长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心理,甚至有碍他们心智的健康发育。

  当年,鲁迅先生对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学生同泳有过幽默而绝妙的嘲弄:“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

  盐道街中学设定“异性同学交往距离”,堪称“禁止男女学生同泳”的现代版,无疑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意识与某种道德洁癖杂交,所催生出的一种颇有操作难度的伪文明。教育部日前出台《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至高中阶段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愿,所有中小学校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及早调整、废止以往与之相悖的种种私立章法。(徐林林)

雷人校规背后是教育的诚惶诚恐

2011年01月25日 09:59:56  来源: 沈阳晚报

雷人校规背后是教育的诚惶诚恐



  成都盐道街中学针对初高中阶段的学生礼仪教育,做了明确严格的规定:初高中的学生异性交往设定了文明交往的距离。异性同学的交往距离一般为0.8米~1米,低于50厘米算亲密交往。对异性之间在公共场所交往距离低于50厘米的,老师会对学生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还要处分。(《成都商报》1月24日报道)

  没有最雷人,只有更雷人,因为这个一米线的校规,成都盐道街中学一举成名。礼仪教育,演变成了距离教育,贻笑大方的同时,不能不让人感慨,在信息时代里,我们那些总是愿意板起面孔说话的教育工作者们,是多么的不自信,又是多么的诚惶诚恐。

  记不得谁说的了,距离产生美,这话大家是普遍认同的,但距离能否让青春萌动的中学生们产生安全感,或者更进一步说,能否让他们树立正确处理男女关系的观念,则是个未知数。不然的话,所有的中国中学,都简单的分成男子高中与女子高中,那样的话岂非是一切OK?

  当然,雷人的校规并非成都盐道街中学才有,我们不妨再举几例:陕西某学校——刘海长过眉毛不准上课;重庆某艺术学校——学生长胖一斤罚款50元;南京某名校——不准看湖南卫视,建议看央视……这些雷人的校规,看似为那些即将成年或者已经成年的学生们点亮了指路的明灯,看似为孩子们搭起了遮风避雨的天棚,但孩子们终究要告别和风细雨一般的校园,走向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社会,那时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掩藏在林林总总的雷人校规的背后,就是我们的教育的杞人忧天,或者说是一种习惯性的父爱情怀,总是怀疑所有的孩子随时都可能掉入异性的漩涡,而没有丝毫的判断力与自制力,总是怀疑每个孩子的前面都有无数的陷阱与雷区,离开学校这个庇护所,这些孩子就会随时粉身碎骨,但建立在庇护宗旨之上的雷人校规,又怎会让不是羊羔的学生像羊羔一样温顺?要知道,现在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那个纯真自闭的年代。

  信息时代,为每个人打开了无数扇的门和窗,成年人如此,孩子们也是如此,要么选择彻底封闭,要么选择教会孩子们足够的判断力,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至于保持距离一类的雷人校规,除了充分展示了我们教育手段的贫乏单一与不自信之外,恐怕还让我们看到了父爱式教育的穷途末路。这样的教育越多,我们的孩子越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祸害。

为何校规总有雷不死人不罢休的姿态?

2011年01月25日 13:54:22  来源: 华声在线
为何校规总有雷不死人不罢休的姿态?


  又见雷人校规——男女交往距离要大于50厘米。这年头,我们的校规,真的是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君不见,“冲凉时要穿内裤”尘埃未定;“学生不准看湖南卫视,建议看央视”闪亮出台;而“学生晚上要唱红歌”也不甘示弱;“学生必须背书包上课”则紧随其后;甚至于上厕所的时间、留什么发型、穿什么鞋子,一些校规都有明文规定。这校规,大有雷不死人不罢休的姿态。


  这样的规定看起来不可理喻,其实仔细打量,却会发现每一个雷人校规的背后,都有教育者的懒惰。教学,理应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而这些,本不是一两项措施就可以决定的,需要的教育工作者的长期的作为。但一些教育工作者为了图个方便,也为了自己有好邀功的证据,便有了一些决策,因为没有深思熟虑,于是雷人校规层出不穷。背后,是教育工作者急功近利最淋漓尽致的诠释。


  退一步说,即便这个规定能够实施,我们也不妨心平气地讨论一下,这样的规定,除了口头上的目的有点“善”的成分外,还有其他的实际作用么?答案是没有。一者,这个规定没有可操作性,量化的50厘米,到底有多宽,我们不能凭借感觉来断定,因为49厘米和51厘米的区别很小,肉眼如何鉴别呢?二者,这个规定谁来监督呢?老师、学生、家长……?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可真正有谁能如影随形学生呢?那谁来真正监督也是一个大问题。


  必须发问的,为何要男女交往超过50厘米呢?答案可能是防止早恋,让孩子好好学习。但是,扩大男女交往之间的距离了,男女学生就能真的不早恋么?在一个青春萌动的年纪,一纸禁令就能禁住男女早恋?这样的逻辑在现实中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早恋跟男女交往之间的距离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更何况,在学习中,男女同学之间互相学习,50厘米开外的距离,只会造成沟通的障碍,对学习本身而言,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与损失。


  看到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者的懒惰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教育洁癖作怪。我们总想给孩子营造一个完美无瑕的时间,甚至于学生之间的交往,也要纯洁得不能再纯洁。可是,在这样的“教育洁癖”下的学生,一走出社会,面对繁杂的社会现实,叫他们如何应对?当学生面对现实很无力时,那是否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失职呢?其实,校规的出台,也需要充分征求民意,毕竟孩子们是我们的未来,我们不能拿他们当实验品,而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